醫生最反感的八類病人 是否有你

本文已影響556人 

生病了看醫生我們都知道,但是現在出現的很多病人都讓醫生非常的反感,當然作爲醫生,他是肩負着這樣的一種使命,但是作爲病人來說,有些時候的一些舉動,行爲,話語可能會帶給醫生很大的困擾。以下這幾類病人就是非常讓醫生反感的,希望不會有你。

醫生最反感的八類病人 是否有你

1、根據“網絡神醫”自我斷病的病人

“醫生,我之前百度過了,像我這種頭痛可能是得了腦腫瘤或中風。”很多人習慣在網上“尋醫問藥”,解決不了再去醫院。醫生解釋,在網上搜索一個最簡單的症狀(比如頭痛),也會查出各種回答,這種“盲人摸象”式的自我診斷往往給患者造成心理暗示,干擾醫生診斷。“醫學是一門未知多過已知的科學,醫生看病是一門綜合學問,更是一門藝術,計算機難以取代”,醫生建議,患者可以學習一些醫學常識,瞭解醫療進展,但千萬不要先入爲主。

2、希望醫生開“神藥”的病人

“醫生,給我開個特效藥,吃了趕緊好,別耽誤工作啊!”還有不少患者看病時,拿來一沓子小報或宣傳材料,問醫生廣告裏的“神藥”是否有效。其實這類患者往往不注重改變飲食、加強鍛鍊,忽視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的科學性。醫生表示,還有一些亞健康人羣,感覺不舒服,但化驗檢查指標都沒問題,也達不到藥物治療標準,仍希望醫生給他開藥,否則就覺得醫生做得不稱職。

醫生最反感的八類病人 是否有你 第2張

3、約好複查說不來就不來的人

隨着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的年輕化,越來越多的中青年人需要長期甚至終身服藥。但不少人以工作忙、不能請假等理由拒絕定期複診,讓醫生很無奈。

首先,一些指標長期不正常會嚴重損害健康,比如尿酸高的患者如果不定期複查,長期可引起機體組織和器官損傷;而血壓長期偏高,可能造成血脂、血管等方面變化。其次,“是藥三分毒”,不少藥物(如風溼免疫科常用的來氟米特等)會對肝腎功能造成危害,需遵醫囑定期查肝功、血象。醫生建議,按醫生指導定期到醫院複查,才能監控病情變化。

4、症狀一好就私自減藥、停藥的人

醫生介紹,不少慢性病患者症狀一減輕就認爲自己好了,不願吃藥,或者擅自減半用藥量,等症狀“殺回來”纔再次求助醫生。還有的人藥吃完了,不及時去醫院拿。以高血壓爲例,這樣做會導致血壓出現升高—降低—升高的不穩定情況,甚至“反跳”至用藥前水平,進而引起心、腦、腎發生嚴重的併發症。

醫生最反感的八類病人 是否有你 第3張

5、盲信傳言與小廣告的病人

電視、報刊上的健康科普知識魚龍混雜,不少人“久病成醫”,盲目聽信一些被包裝的“專家”,而不肯相信醫生說的話。還有人聽信廣告的誇大宣傳,用保健品等替代藥物治療。許頂立表示,保健品是食品,不具備治療作用,只能作爲營養補充,而所謂的降壓儀,目前還沒有公認有效的。

6、拿着藥方讓醫生開的病人

“經常有人拿着不知名的藥甚至藥方,過來讓我們開。其中很多見都沒見過,也不適用於病人的症狀。”醫生解釋,事實上,同一症狀的原因往往不相同,“比如發燒,可能是感冒引起的,也可能歸因於皰疹性咽峽炎,適用於感冒的某種藥,對後者往往不起作用。”

醫生最反感的八類病人 是否有你 第4張

7、對待抗生素太極端的人

“不少人認爲抗生素是萬能的,只要發燒或發炎,就要求注射。”而周忠蜀表示,也有另一個極端,“有個孩子發燒多日,病情嚴重,可家長聽說抗生素不好,堅決不用,結果發展爲肺炎。”患者對待抗生素“一定要用”和“堅決不用”兩種心態都有問題,病情所需纔是判斷標準。

8、嫌貴不願做檢查的病人

醫生說,有些病人短期內曾做過某項檢查,如果再做,就會很排斥,擔心醫院趁機斂財。事實上,很多檢查並不是一勞永逸的,數據指標的改變爲醫生確診提供重要信息。因此,他建議病人要給予醫生基本的信任,醫生也要有基本的醫德,本着對病人負責的態度誠懇解釋。

醫生最反感的八類病人 是否有你 第5張

結語:醫生雖然有救死扶傷的責任與義務,但是作爲病人我們千萬不要做出一些過分的舉動來給醫生們增加一些負擔,一定要聽從醫生的安排,醫生是專業的,所以他說的話只會幫助到你,不會害你的。當然,如果遇到態度不好的醫生,我們當然可以行使我們的權利。但是相互尊重那沒事我們最應該做到的。

精彩圖片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