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孩子區分損友益友

本文已影響549人 

受訪專家:廣東愛家心理研究所理事長馬健文


李明今年讀三年級,一直是父母眼中品學兼優的孩子。可最近媽媽發現他經常不經意間說髒話,放學很晚纔回家,成績也在下降。媽媽意識到很反常,找他了解情況,誰知李明非但不願跟媽媽溝通,還顯得不耐煩。媽媽找班主任瞭解情況,原來他最近經常跟佳豪一起玩,這位同學不遵守紀律,動不動就發脾氣。媽媽反思自己最近比較忙,確實疏於陪伴,更不知道他交了什麼朋友。爲弄清情況,媽媽讓李明邀請佳豪來家玩,觀察發現這個孩子確實有很多壞習慣。

幫孩子區分損友益友

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朱子治家格言》勸導青少年:“狎(xiá)暱惡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則可相依。”意思是:親近不良少年,日子久了必然會受牽累;恭敬自謙,虛心與閱歷多而善於處事的人交往,遇到緊急情況可以得到他的指導或幫助。青少年如果從小能讀些經典,並得到老師、家長和益友的正確指導,有助於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不管孩子在學校或家裏出了什麼問題,先弄清來龍去脈是關鍵。

家長想幫孩子遠離損友,要先對他們的關係及孩子對朋友的看法有充分了解。比如李明媽媽發現,孩子經常說起佳豪,也有不認可的地方。媽媽就對李明說:“你作爲朋友應該提醒他,往好的方向發展。”李明覺得有道理,給了佳豪一些建議,誰知他非但不接受,反而說別多管閒事。回家後,李明很受挫,向媽媽傾訴。媽媽順勢勸導李明遠離這樣的朋友,不要受他身上壞習慣的影響,李明漸漸跟佳豪玩得少了。如果媽媽一開始就強制李明遠離佳豪,孩子的第一反應肯定是抗拒,進而隱瞞兩人的事情,這會使教育難度變大。李明媽媽這次教育的成功,一是源於對問題的全面瞭解,二是抓住了教育契機。隨着孩子的成長,簡單說教效果較差,通過了解溝通,從問題出發找到適合的教育方式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版權聲明】本文爲生命時報獨家授權的原創文章,請勿轉載、抄襲或改寫。

精彩圖片

熱門精選